世界上最漂亮的猴子絕對是山魈(學名:Mandrillus sphinx),同是也是是世界上最大的靈長類動物。頭大而長,鼻骨兩側各有1塊骨質突起,其上有縱向排列的...
山魈(學名:Mandrillussphinx),世界上最大的猴科靈長類動物。頭大而長,鼻骨兩側各有1塊骨質突起,其上有縱向排列的脊狀突起,其間為溝,外被綠色皮膚,脊間鮮紅色。雄性每側約有6條主要的溝,其紅色部分伸延到鼻骨和吻部周圍,這種色彩鮮艷的特殊圖案形似鬼怪,因而人稱山魈。
山魈為群居動物,小群落生活,嬉戲于叢林及巖石間,主要天敵是花豹,但花豹一般只獵捕雌性山魈和未成年山魈。
山魈長有鬼魅似的面孔,臉長,鮮紅的鼻梁,相比周圍的暗色,讓這種鮮艷的色彩更加凸顯。鼻兩側有深深的縱紋,頷下一撮山羊胡子,頭部掩映于長毛之中,身上的毛為褐色,蓬松而茂密;腹面為淡黃褐色,毛長而密;背后是紅色,生殖器也一樣;[3]臀部因富集了大量血管而呈紫色,在情緒激動時,顏色會更為明顯這樣的特點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雌性山魈喜歡這樣,另一個原因則是讓它們在密林中前行時更加容易看到其它成員的位置。雌性及未成年山魈面部的色彩相對雄性而言相對暗淡許多。[1]鮮艷的色彩,有利于幫助山魈在茂密的叢林中互相識別,相互聯絡。[2]前肢較后肢長而強健,因而行動時后部向下傾斜。[1]
藍色在鳥類中很常見,因為鳥類可以靠藍色色素呈現藍色,如藍色孔雀、藍色鸚鵡。而哺乳動物缺乏這種類似的藍色素,哺乳動物幾乎沒有藍色的,那么山魈這種哺乳動物如何呈現藍色的外表呢?美國耶魯大學的一位進化生物學家與堪薩斯大學的一位數學家使用電子顯微鏡等觀察了動物的藍色皮膚組織,包括山魈的臉頰、黑長尾猴的某些身體部位等,發現皮膚里的膠原纖維有規律地平行排列,而作為皮膚主要細胞外粘連蛋白的膠原蛋白可維持皮膚的完整性和彈性等,同時影響著皮膚的色調??茖W家通過計算發現這些粗細相同、距離相等、平行排列的纖維的光學性質,它們反射單一波長的藍光,其它的反射都相互抵消了,因此皮膚看起來是藍色。如果纖維之間的距離增加,藍色就會變淺。因此動物皮膚的藍色源自蛋白質纖維有規律排列形成的反射效果,而不是漫無目的的散射。
山魈是雜食性,飲食多樣化。它通常吃植物,可進食的植物種類超過一百種。它喜歡吃水果,但也會吃葉子,藤本植物、樹皮、莖,纖維。它還吃蘑菇和土壤。山魈大多吃無脊椎動物,特別是螞蟻,甲蟲,白蟻,蟋蟀,蜘蛛,蝸牛,蝎子;它也會吃雞蛋,甚至是脊椎動物等鳥,烏龜,青蛙,豪豬,老鼠,鼩鼱.如果有機會,山魈可能也會進食更大的脊椎動物。[4]
山魈為群居動物,每個群落平均有600余只,多的則達到800余只,已觀測到的最大的種群則超過1300只山魈,有嚴格的等級制度,由一只雄性山魈作為“頭猴”,頭猴通常顏色艷麗,花紋巨大。[5]大部分成年的雄性山魈獨居山林中,其他的則擁有一個小家庭,雄性首領帶領著幾只雌性山魈和年幼的小山魈一起生活。雌性山魈和小山魈基本上都在樹下活動不愛攀爬,大部分時間都在地上生活,一般只有晚上才爬到樹上休息。[2]
除了在覓食和躲避危險時會爬上樹,山魈大多數時間都在樹林的開闊地帶活動,它們的奔跑能力很強,最快時能達到每小時40公里,遠遠超過以靈活敏捷著稱的獼猴。有時山魈會集成大群,跑到耕作區中覓食,給農業帶來巨大損失,也因此遭到殺害。而由于偷獵活動的猖獗和棲息地的減少,山魈的生存面臨很大的威脅。
成年山魈性格暴躁,兇猛好斗,能與中型的猛獸搏斗,領頭的老雄猴勇猛好戰,牙齒長而尖銳,爪子也鋒利,而且臂力也挺大,是普通成人的3倍左右;對各種敵害均具有威脅性。發起怒來,連小型豹子也對它們敬畏三分,有時還會攻擊毒蛇等動物。山魈的智商也相當高,和狒狒相當,是最聰明的靈長類動物之一。[4]
山魈社會實行"一夫多妻制",在一天中,一只雄性山魈與不同的雌性進行交配的情況很常見。3歲性開始成熟,繁殖期不固定,孕期6個多月(190天左右),每年一月到四月間產仔。每胎產1-2仔。4-6歲性成熟。幼年山魈毛發為黑色,雄性六歲時離開父母,自己在群體中生存。[1]
野外條件下,壽命約20年,交配季節是從6月到10月,每兩年繁殖一次。[1]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可終年發情交配。一只雄性山魈可與2-4只雌性合養,雌性山魈有月經現象,持續2-4天,性周期約30天,典型特征是發情高潮時性皮膚紅腫,此時交配最易受孕。雌山魈發情時雄山魈在其身后進行追逐,追到后馬上爬跨,身體迅速前沖,十幾秒即可完成射精過程,可連續幾次,或與幾只雌性交配,交配大多在早晨。[7]
山魈的棲息地因為人類的活動而遭到破壞,導致山魈的數量急劇下降,而捕獵者的大量捕殺更導致山魈數量的減少。在剛果的布拉柴維爾,山魈的狀況最為嚴重,有在野外滅絕的危險。[1]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
抱歉,您訪問的網站頁面不存在!